黄明教授上市公司缺乏盈利能力A股估值仍偏高
黄明教授:上市公司缺乏盈利能力 A股估值仍偏高
黄明教授:上市公司缺乏盈利能力 A股估值仍偏高 MBAChina 中国股市健康吗?该如何发展?在昨天举行的“文汇讲堂·中欧季”论坛上,各路专家纵论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。专家认为,中国股市的估值还没有到位,中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,远远没有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,应该从健全监管体系、培育优秀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等方面推动A股市场健康发展。
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黄明认为,A股市场目前虽然处于低位,但从长远看估值仍然较高。与欧美等国际市场比,A股整体十几倍的市盈率似乎很低。但黄明表示,股票的估值的本质要看是否有盈利能力。2012年美国GDP增速在2%左右,但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超过10%;中国GDP增速达到7.8%,但整体利润却没有增长,如果除去“四大行”和“两桶油”的利润,其他上市公司利润甚至整体下滑。
从价值投资角度看,在A股市场投资者通过不卖股票,仅从分红中收回投资成本几乎不可能,面对A股市场的“铁公鸡”,投资者也无可奈何。从这一点看,A股估值仍然没到理想低位。上交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表示,在A股市场中,普遍存在“五炒”,即:炒新、小、差、短、概念的现象,中国投资者无论机构、散户,平均持股时间不足5个月。日前,外高桥连续十多个涨停板就是一种非理性的炒作表现。
市场上存在一种观点,即“新兴+转轨”是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主要原因。对此,黄明不以为然,他说,国内很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“新兴+转轨”的市场发展都非常好。但股票市场上,投资者买入上市公司股票,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的方式交货。然而,A股市场分红率在3%左右,投资者要30年才能拿到货。更关键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由于信息的不对称,很难保护那些拿取货券的人,利益输送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,资本市场的发展必然陷入困境。专家认为,应该从监管与法律体系、公司治理结构、投资者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等各方面综合考量,才能催生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。资本市场要两条腿走路,左边是市场化,右边是监管。证监会应把不该管的权力放下,把切实该管的权力强化。诸如上市公司再融资、整体收购等应该交由市场决定,让投资者用脚投票。而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上,行政之手则不能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