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械网-中日韩造船业发展趋势分析
最近几年来,全球贸易增速下滑对新的集装箱船、油轮和大宗商品散货船的需求造成冲击,就连3分全球造船业天下的中日韩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。许多企业严重亏损,韩国造船业巨头大宇更是1度卖楼求存。
全球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1月韩国造船业新接定单量超过中国和日本,居全球第1。韩国造船业是不是就此摆脱危机?中日韩企业又是谁能撑到最后?
韩国造船业仍然艰巨
韩联社2月7日援用克拉克森的数据称,今年1月韩国造船业新接定单量达33万修正总吨(CGT),占全球定单总量(60万CGT)的55.5%皮肤白斑白癜风的建议。
韩国造船业定单回温与国际油价近期上涨有很大关系,后者正带动离岸设施的需求。韩国很多企业都将之视为1年开头的积极信号,现代重工首席履行官康焕古(音译)表示,虽然造船业仍需要1段时间才能走出萧条境遇,但有理由相信2017年会比2016年更好。但业内人士分析称,目前韩国定单总量与去年水平持平,仅凭1个月的成绩还没法预测2017全年的事迹。
另外一个不能疏忽的事实是:韩国的裁员潮仍然未消退。韩国造船企业都在挣扎求生存。据韩联社报导,韩国工业数据显示,预计2017年韩国3大船厂合计裁员4000多人。其中,大宇造船计划裁员2000人,3星重工计划裁员1800人,现代重工方面也有裁员计划。
事实上,大宇造船在2016年已裁员2000人,并且自今年1月起,该企业部份员工开始轮番延续整月无薪休假,同时计划出售价值5000亿韩元的资产;3星重工此前公布的自救计划表示,到2018年底之前,该船厂计划累计裁员5000人,还在斟酌出售价值4000亿韩元的非核心资产。现代重工则通过拆分业务板块、出售非核心资产自救癫痫怎么治疗,其计划到2018年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、裁员等举措,将负债比率降至100%以下。";韩国造船业出现困局,并不是因其造船实力不足,而是由全球海工行业整体低迷酿成的。韩国造船业是比较早转向海工行业的,因此受油价大跌、海工行业低迷的影响和拖累也是首当其冲。"航运界网副主编、航运行业分析师王海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。
王海坦言,海工行业低迷已致使韩国船厂很多海工装备定单撤单或延迟交付。造船业非1次性付款的分批付款规则致使前期船厂要垫付巨额资金,这也是全球造船业接连出现资金困难的最主要缘由。
改革求生存
度日艰巨的不但是韩国造船业。事实上,曾过度乐观的航运公司现在都吃了苦头,充斥着全部造船市场的大量定单使他们难逃亏损恶运。
克拉克森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1月底,全球未交货定单为8187万CGT,创下2004年9月以来的最高纪录。其中,中国未交货定单量最多癫痫发作几次可以确诊,达2840万CGT,日本(1926万CGT)和韩国(1897万CGT)分列其后。";覆巢之下安有完卵。在行业整体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,中日韩3方造船业的前景都难以预测。"王海说,";目前来看,韩国船厂的问题比较大,所以仿佛最艰巨。但只要韩国船厂能够撑过这1段困难时期,对中国船厂而言,这仍然是1个相当强劲的竞争对手。"
在王海看来,在中日韩3国造船业中,韩国以高精尖产品占多数,日本则是稳健型选手,但遭到全球航运低迷和日元汇率影响一样亏损严重。中国则是以量取胜,但附加值其实不很高。
当前各国造船业都被迫进行改革重组,产能多余、产品结构相对单1的中国造船业更是如此。
今年1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、人民银行、银监会、国防科工局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《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剂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(2016~2020年)》。王海指出,该计划有3个亮点:其1是强调船舶工业配套,加强配套保障以提升中国船舶工业的整体效力。目前中国已开始建造国产奢华游轮,这类船更需要强大的配套能力;其2是打造中国品牌,这是中国制造进入新阶段的必定要求;其3是提出金融和保险支持,鼓励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支持船舶工业。
另外,该计划还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重视船厂管理。王海坦言,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中,特别是中小民营船厂其实不太重视研发投入,这恰正是与日韩两国竞争的1大劣势。
文中内容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!
移动版:中日韩造船业发展趋势分析